2008年汶川地震,83歲的陳菊梅主動請纓,親臨災區一線指導震後防疫情趣用品。 資料圖片 攝解放軍302醫院醫護人員非典時期工作照(左一為趙敏)。 資料圖片 攝
  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題:解放軍第3台東民宿02醫院專家群體:“傳染世界”里傳遞醫者仁心
  作者固態硬碟 王錦秋 李保軍 洪建國
  “開門用腳踹,對象吹得快,地上錢沒人愛……”這是人們為全國最大新竹買房、全軍唯一傳染病醫院——解放軍第302醫院編的順口溜。在這個被稱為“病毒窩子”的傳染世界里,有一群傳染病專家。他們既是勇者,又是智者,更是仁者,他們用犧牲奉獻、拼搏創新、仁心醫術實現人生價值,抒寫人生華章。
  鐵血戰抗癌食物士:“83歲我也是一名戰士”
  每天清晨,在302醫院總會看到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,在助手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向門診走去。寒來暑往、風雨無阻,這一習慣她已堅持了60多年。
  她就是中國著名傳染病專家、302醫院專家組組長陳菊梅。從風華正茂到滿頭銀絲,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傳染病防治事業。如今已89高齡,仍放心不下那些需要救治的傳染病患者。
  上個世紀,陳菊梅為攻剋“乙肝病人轉氨酶居高不下”這一臨床難題,決定消除全身病竈,以便全身心投入工作,於是先是摘掉了扁桃體,後又割掉了闌尾,47歲時又把滿口牙齒一顆不剩地拔光了!
  2008年5月12日,汶川地震,當時83歲的陳菊梅主動請纓,奔赴災區。她拄著木棍,頂著高溫,冒著餘震,走遍了所有的重災區,提出3項重要建議,為災區開展疫病防治工作發揮了關鍵作用。某集團軍軍長握著她的手說:“在我們的隊伍里,年齡有23、33、53的,可您83了,還來到一線,對部隊是個鼓舞啊!”陳菊梅說:“83歲,我也是一名戰士!”
  經歷過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的洗禮和磨礪後,該院政委邢振湖說:“危難時刻,哪怕是九死一生的絕境,為了災區群眾的生命,302醫院的專家們都會義無返顧地向前挺進;關鍵時刻,即便是極度危險的任務,為了人民的健康,302醫院的專家們也會依然無所畏懼地衝鋒在前!”
  2003年春天,“非典”疫魔橫行肆虐,首都告急,全民恐慌。趙敏挺身而出,打響抗擊“非典”第一槍。在搶救北京第一批輸入性“非典”患者時,她不幸被感染,醫院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。與SARS病毒頑強抗爭了20天,趙敏終於挺了過來。身體剛好點,她又主動請戰,要求重返一線。
  當時,還有一位74歲身患癌症的專家教授薑素椿,已經退休的他闖進院領導辦公室,懇切地說:“讓我去吧!雖然退休了,但和傳染病打了一輩子交道,我有經驗。”然而,在搶救北京第一批輸入性“非典”患者的戰鬥中也被病毒感染了。生命垂危之際,他寫下遺囑,請求在自己身上註射“非典”康復患者的血清,他說:“就用我這把老骨頭做試驗吧!”
  常年在“病毒窩子”摸爬滾打,難免有閃失。一天,一位終末期艾滋病患者出現呼吸衰竭,為了和“死神”賽跑,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副主任聶為民拿起血氣針,幾秒鐘的工夫,就成功抽出患者的動脈血。可是,他在把沾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針頭插入橡皮帽時,針頭穿過橡皮塞,一下子扎進了他的左手食指。
  隨後,聶為民感到頭暈、噁心,體重直線下降,而且出現了脫髮。怕家人擔心,他一直隱瞞著這件事。經過半年多的積極預防和治療,聶為民痊愈了。事後,有人問他害怕嗎?他說:“我是軍人,和‘敵人’搏鬥,我豈能當‘逃兵’?”
  科技明星:“科研的最終目的是造福患者”
  近5年來,302醫院先後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、“863”“973”計劃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軍地科研項目200餘項,產出包括4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高等級成果27項,獲得專利50餘項,科研成果數量在全國傳染病醫院中遙遙領先。
  1998年,王福生拒絕了美國紐約大學西奈山醫學院的高薪聘請,帶著國內緊缺試劑、重要菌種及實驗設備回到302醫院,後來擔任全軍傳染病研究所所長、肝病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。
  他把慢性乙肝臨床診治面臨的難點作為科研攻關的重點,提出了免疫細胞治療慢性肝炎的想法。經過十多年的努力,他以免疫細胞治療為切入點,發現了三種免疫細胞及相關分子變化可以預測乙肝的轉歸;率先提出了中國乙肝人群T細胞和DC亞群參考值範圍,填補了國內外空白;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抗病毒治療的“爬坡假說”,極大優化了治療方案;完成了世界首例免疫細胞臨床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試驗,免疫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型生物治療手段,目前治療肝病患者上千例,有效率達90%以上,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  “一名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幸福,不在於獲了什麼獎,而在於研究成果能否應用於臨床,科研的最終目的是造福患者。”這是302醫院科研人員的共識。
  正是有一份對人民健康的責任,一份對科研工作的執著,使全軍中醫葯研究所所長肖小河刻苦鑽研,對醫學知識無限追求。近年來,他打造了四張“學術名片”。
  第一張名片是:提出了“中藥大質量觀及實踐”理論,被譽為中藥標準研究的戰略性轉變和“革命性”突破,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;
  第二張名片是:提出了“藥性熱力學觀及實踐”理論,打破了中藥藥性研究徘徊和沉寂的局面,激發出新一輪的全國中藥藥性研究熱潮;
  第三張名片是:研發了“無針粉末註射給藥系統”,填補了中國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,“打針不用針”的願景有望在302醫院率先實現,為重大突發事件和野外戰傷救治開創了新局面;
  第四張名片是:研發了系列“肝病中藥新藥”,成為全國肝病中藥新藥研發的重要基地。
  每天,來自全國各地的疑難傳染病病例,在這裡一一被確診,因為這裡有一顆“科技之星”,他是中國傳染病病理學科最年輕的領軍專家、302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主任趙景民。
  針對中國這個肝病大國,肝病群體基數大、種類多,肝病病人中50%以上為疑難患者的實際,他挑起構建中國首個肝病譜的重擔,帶領創新團隊通過對近3萬例肝穿、血清標本,進行病理再診斷和實驗室再檢測,成功繪製出中國第一張肝臟疾病譜。
  仁者名醫:“總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”
  年近九旬的“一代名師”皇甫玉珊教授,長期扎根在傳染病臨床一線。60年來,她有一個不變的習慣,總是先把聽診器的金屬端頭捂熱了再輕放到患者身上;檢查腿腳時親自為病人脫下鞋襪,查完後又重新給穿上。她說:“患者往往從一些小事上看醫生的職業形象,我們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。”
  乙型肝炎傳染性極強,皇甫教授非常理解患者害怕“交叉感染”的心情。每接診完一位患者,總是按照消毒程序一絲不苟地洗兩三遍手,擦乾後再去接診下一位患者,並形成了一整套“體檢查得細、病史問得清、病歷記得全、病情想得深、藥物用得準”的醫療規範,糾正了許多誤診、漏診。
  皇甫玉珊在傳染病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,不少患者頭天晚上就開始排隊掛她的號。院里關心她的健康,作了“限號”規定。但是,看到遠道而來的求醫者,她常常跑到掛號室去為患者“求情”,儘量滿足患者的要求。
  “假如病床上躺的是我們的父母、我們的孩子、我們的兄弟,你該怎麼辦?要永遠善待那些把性命、健康托付給你的人!”302醫院的醫生們說著同樣的這句話。
  國際肝病診療中心主任趙平把“服務到位不到位、住院患者滿意不滿意”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準,每天堅持到每個住院患者身邊瞭解病情,過年過節都堅持在科室與患者一起聯歡。
  肝臟腫瘤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楊永平,牢記老一輩專家教授“當醫生就得彎下腰,一輩子做一名好醫生”的教誨,扎扎實實立足臨床一線,在國內率先開展多項“綠色治療”新技術,成功治療6000多例肝癌患者。(完)  (原標題:解放軍第302醫院專家:“83歲我也是一名戰士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a90xacdv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